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信专栏 > 工作动态
嘉兴市构建产业新格局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读嘉新闻 浏览次数: 字号:[ ]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孕育,嘉兴到了破茧成蝶、蝶变跃升的阶段。12月29日召开的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要抢抓极为宝贵的“时间窗口”,推动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式发展。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以思想之变促进行动之变、以行动之变催生发展之变、助力嘉兴实现战略性崛起。今天聚焦市经信局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着力推进新制造“555”行动,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高地。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嘉兴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嘉兴“十四五”期间实现强市富民的重要支撑。嘉兴市经信局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和实施嘉兴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让制造业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着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高地。

计划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在40%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迈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嘉兴市经信局将在以下6个方面蓄能发力,助推嘉兴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聚焦重点领域,构建“352”产业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嘉兴将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结合多个规划纲要、发展意见文件,在《关于实施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门类划分,重点发展十大产业领域,构建形成“352”现代产业体系。“3”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三大支柱性新兴产业;“5”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5G产业、生命健康五大培育性未来产业;“2”即时尚智造和汽车产业两大传统性特色产业。

2.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加快形成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核心,各类创新平台共同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围绕重点产业链优化创新链布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助推嘉兴打造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全力打造G60科创走廊大平台,以嘉兴科技城和秀洲国家高新区两大平台为引领,海宁鹃湖科技城、乌镇大数据高新园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嘉善科技城、海盐核电关联产业园、嘉兴港区杭州湾新经济园为支撑,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和“创新协同示范带”。着力推进“雄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强化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电科南湖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裂变潜力大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产业细分领域形成若干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产品。

3.加大数字赋能力度,撬动企业蝶变支点

对纺织、服装、印染、家居、家电、木业、紧固件等传统特色产业,在“机器换人”的基础上,引导企业逐步从单机改造向整线改造提升。对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化工化纤、造纸等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采集生产线数据,实现车间、生产线、设备等各环节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鼓励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行业级、企业级云平台,打造一批5G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企业科学决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4.加强内外开放协同,形成经济新增长极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借助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及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平台,深化嘉兴制造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国际著名公司、机构在嘉设立产业基地、研发应用机构,提升本市制造业发展能级。提高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海外扩张。强化高端制造区域协同能力,加快构建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供给体系,充分发挥嘉兴作为沪苏杭甬“共享腹地”的区位优势。通过产业链对接、平台对接、园区对接、资本对接、创新对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联通,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5.推进产业平台提质,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

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和产业载体,科学布局重大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园区集群。充分发挥全市国际产业合作园平台功能,进一步深化与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产业合作,实现省级以上国际产业合作园县(市、区)全覆盖。着力建设高品质小微企业园,加快低效厂房和闲置用地整治,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共享空间建设,引导广大中小微企业由“买地建厂”向“拎包入驻”转变,形成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的招商新优势。

6.深化企业服务,实现政企同频共振

进一步健全“96871”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功能,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快速响应、马上解决、及时回访机制,形成企业服务闭环化管理。进一步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完善常态化督查机制,推动惠企政策全面及时落地。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增强涉企政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协同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