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政协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对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第2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3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夏厚君代表:

您在市人大九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嘉兴市新材料创新产业链的建议提案收悉,经与相关部门研究会商,现答复如下:

我们非常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嘉兴市新材料创新产业链建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我市不断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将其作为引领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新材料领域企业692家,涵盖先进石化材料、有色金属材料、轻纺材料、绿色建材等领域的先进基础材料产业,并逐步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战略性材料和纳米材料、柔性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性新材料产业发展。2023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83.9亿元,工业增加值458.5亿元,产业规模占全省25%,列全省第一。

新材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用地、能耗要素资源压力,以及人才、技术、资金、合作等方面的诸多限制,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市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强化科技攻关、应用拓展,畅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知名度和嘉兴标识度的全球性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加强研发创新,打造科创赋能高地。

(一)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十四五”重大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向新材料产业领域倾斜,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市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堵点,逐步形成新产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每年发布一批重点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示范指导目录“重点首批次新材料工程化攻关指导目录”。引导和推动重点新材料的工程化攻关,实施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管理,对经认定的国际、国内、省内、市内首批次新材料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奖励

(二)推动中试基地建设管理。积极推进新材料中试基地发展和中试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新材料研发产业化水平,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问题。支持新材料相关产业园区、科研院所、研发转化功能平台等单位牵头设立公共中式基地,面向新材料领域提供公共中试服务;支持“链主”企业、雄鹰企业等领军企业设立内部中试基地,在满足企业中试研究的同时,对外提供中试服务。

(三)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持续大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对接,发挥在沪市域外孵化器资源作用,深化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跨区域合作与共享。鼓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向公众开放。对在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仪器共享率达到80%以上的单位,按照其创新券兑付金额的10%给予奖励,每家每年累计不超过3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年每家给予最高20万元创新券额度。

二、加快产业培育,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一)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深入推进我市“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布局,统筹规划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合理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聚焦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玻纤及复合材料、硅基新材料四大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出台打造沿海化工新材料产业带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市海岸资源优势,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浙江独山港石化产业园、海盐开发区新材料化工园区、海宁经济开发区(尖山)化工新材料园区为主平台,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打造沿海化工新材料产业带,全面融入环杭州湾世界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带规模力争尽快突破3000亿元、达到4000亿元。

(二)实施专精特新培育。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帮助企业找准发展路径、加快技改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开展“放水养鱼行动,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成熟壮大的梯度培育体系,推动新材料企业向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次升级。

(三)实施产业对接合作。积极统筹全市新材料产业招商资源和项目落地,重点面向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引育链主型、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落户嘉兴。围绕龙头招配套,发挥华友、桐昆、巨石、新凤鸣等龙头企业资源优势,通过以商引商等方式招引产业链下游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配套企业,建立更为完善的新材料产业链。定期开展新材料产业链对接会,推进中小微企业与头部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引导企业做优做强,提升供应链、产业链水平

三、加大要素保障,塑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一)资源要素强化统筹配置。探索建立能耗、土地等要素资源中转调节机制,每年拿出一定能耗、土地指标予以统筹。积极与中央、省级相关部门做好汇报对接,争取新材料战略性项目能耗指标列入计划单列省级“戴帽”项目计划。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对优质新材料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二)腾笼换鸟重塑发展空间。以实施“亩均论英雄”5.0为契机,落实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以化工园区为重点,按照土地、能耗、环保、消防等领域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要求,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出清、低效企业转型升级

(三)平台效应集聚人才引育。依托乌镇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海宁再生医学材料国际研究中心、嘉兴市前沿材料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创平台,着力打造创新人才“强磁场”效应,集聚引育一批新材料领域世界级行业顶尖人才。围绕我市新材料产业链精准配置人才链,推动建立新材料“高精尖缺”人才引进目录库。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