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丝绸文化源远流长。然而,面对消费升级与数字浪潮的双重冲击,如何让这一承载千年荣光的产业焕发新生机?嘉兴选择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拥抱智能科技,深挖文化价值,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近日,2025年度历史经典产业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名单正式公布,嘉兴凭借在丝绸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的深度创新,共有4个项目成功入选,为全国历史经典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嘉兴方案”。 破局!为千年纹样装上“智慧芯” “曾经,原创设计不足、生产管理不够‘聪明’,是痛点。”雅莹集团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如何破局?他们选择了一条“科技赋能文化”的新丝路——投入600万元,打造“国风纹样丝绸产品设计数据库的智能化全链路生产管控平台”。 据悉,该平台重点围绕中国五千年传统丝绸文化和经典纹样,构建智能化国风文化溯源与纹样特征提取方法、智能化设计平台和多维度评价与优化系统,深入挖掘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实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智能数字化设计和先进加工技术的高附加值丝绸产品智造。 “预计年底平台就能‘跑起来’!”该负责人描绘了蓝图:从一根丝线到一件华服,从设计源头到终端零售,全流程透明可控、高效高质。 这不仅是一次生产升级,更是丝绸“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丝绸的蜕变,离不开硬核装备的支撑。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入选的项目——“年产20万个核心模块、2000台高速电子提花机”,就聚焦于“织造引擎”的升级。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提花机。它们将深度融入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 想象一下:5G网络让机器运行数据瞬间“飞”上云端,工程师千里之外也能精准“把脉”,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管理效率倍增。”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智能装备,将成为国风真丝产品迈向规模化、高端化征途的“坚实后盾”。 护航!政策“礼包”铺就转型路 千年纹样在数字设计下重焕新生,智能织机轰鸣作响,这背后,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精准护航。 为加快历史经典产业企业转型提升,嘉兴市经信局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建设一批历史经典产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绿色工厂,组织开展“两化”技术改造项目财政扶持政策申报。支持企业参与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遴选培育,目前已有2家工作室入围2024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 同时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政策操作细则》,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做大企业做强。编制全市历史经典产业企业名录,收录第一批企业49家。探索建立统计体系,开展历史经典产业定期监测工作,建立完善定期监测、及时总结的工作制度。 “嘉兴的实践,充分证明历史经典产业绝非夕阳产业。只要勇于拥抱变革,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最先进的科技、智造、商业模式相结合,就一定能开辟出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蓝海。”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目前嘉兴正在梳理第一批历史经典产业企业,对入围企业进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或奖励,使其能够高质量地传承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市历史经典产业年产值达到200 亿元以上。这些历史经典产业承载着嘉兴的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通过政策引导,将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嘉兴特色的产业名片。 来源:读嘉
|